本报讯记者冯雨瑶王镜茹
“存不存在之前年度记提不全面或通过调整减值计提额度开展不合理会计舞弊、会计‘大冲澡’的情况?”年报披露季落下帷幕,前不久聚集下达的年报问询函中,这一问题被交易中心密切关注。
同花顺软件iFinD资料显示,截止到5月11日,年之内已公布的逾100份年报问询函中,好几份谈及会计“大冲澡”,特别是在严防上市企业根据计提存货跌价前期准备一次性计提商誉减值开展会计“大冲澡”。
“一定要小心上市企业借新冠疫情为名开展会计‘大冲澡’。”镜片资询创办人况玉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说,“2022年疫情冲击,许多企业业绩较差,一部分公司可以利用这段‘平躺着’,一次性超大金额记提,进而为以后本年度公司业绩释放出来留有相对较低的销售业绩数量,并且也把日后的信誉或资产减值准备风险性提早过滤掉,从而装饰销售业绩。”
“请公司说明本当年度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准备产生征兆的时段,比照最近三年造成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准备关键因素变化情况等,表明减值计提是不是适当,存不存在之前年度记提不全面或通过调整减值计提额度开展不合理会计舞弊、会计‘大冲澡’的情况。”5月10日夜间,有上市企业接到年报问询函。
这并不是个案。5月8日,深圳交易所对*ST爱迪下达年报问询函,要求其解释说明2020年、2021年库存商品减值准备计提根据,2022年未记提的原因和合理化,并直问“存不存在运用存货减值提前准备开展会计‘大冲澡’、跨期协商盈利的情况”。
资料显示,*ST爱迪2020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记提存货减值提前准备4.30亿人民币、8.7万余元。2020年至2022年,*ST爱迪营业收入连续三年大幅下降。在其中,2020年至2021年下降力度分别是21.99%、44.40%,2022年下降力度进一步扩大至56.47%,且2022年同时期公司净利润亏本7.08亿人民币。交易中心对于此事询问,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盈利。
除此之外,是不是运用资产重组开展会计“大冲澡”,都是管控紧抓的核心。
比如,某AI活跃股此前被监管机构规定表明超大金额商誉减值准备(7.55亿人民币)的原因和合理化,并据此表明企业存不存在根据一次性计提商誉开展会计“大冲澡”的情况。这已经是该企业五年内第二次发生相近实际操作。
“计提商誉或存货跌价资产减值能够完成对盈利的调整。”湖南省普兰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易旭侓师告知《证券日报》新闻记者,从总体上,当一家公司计提商誉或存货跌价资产减值时,其资产减值额要被计入,从而降低本期纯利润。这样一来,企业就可以用资产减值调整其当期盈利主要表现。
况玉清表明,早期不记提或者少记提,可以增加前期盈利,而若一次性集中化记提,可以减轻后边不断计提工作压力,为下一步销售业绩释放出来留有室内空间。“也不排除有公司运用记提控制盈利。”
或因为计提减值实际操作,一部分上市公司纯利润开演怪异行情,如连续两年亏损,第三年忽然大幅度赢利;或展现出一年亏本一年获利的“周期性”赢亏。
比如,某上市企业自2019年至今纯利润呈“周期性”赢亏,就令投资人倍感困惑。财务年报表明,2019年至2022年这家公司的纯利润分别是-16.54亿人民币、1.60亿人民币、-7.27亿人民币、0.85亿人民币。在今年的2月份,企业成功“脱帽”,但4月份深圳交易所便向下达年报问询函,规定公司说明信誉、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的实际实验过程、有关要求。
对于此事,易旭表明,“上市企业计提减值的现象理应真正、精确、全方位地体现公司财务情况和经营情况。如果企业过多计提减值或是虚报资产减值,很有可能会涉及到诈骗等违法违规行为,从而造成很严重的法律纠纷和声誉风险。”
今年会官方app在线 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astonwilso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今年会官方app下载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