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于莉
见习记者熊悦
5月22日中午,滨海能源发布公告称,拟以3987.76万元交易对价回收交易对象方贵州省地锦贸易有限公司、贾来宝、董晓云所持有的内蒙翔福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福新能源技术”)总计100%股份。
以上买卖已获得股东会根据,不用报请股东大会审议。交易完成后,翔福新能源技术将成为企业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滨海能源在公告中提到,“回收翔福新能源技术是企业业务转型的第一步,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经营规模和获利能力,合乎公司股东利益、符合公司长久发展战略权益,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型股东利益的情形。”
公告称,翔福新能源技术于2022年12月1日创立,主营业务为锂电负极材料(后端产品)、高纯石墨及碳素制品的制造和销售。截止到2023年4月份,翔福新能源技术并未进行实际性经营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翔福新能源技术旗下有一个锂电负极材料新项目。公示公布,翔福新能源技术的10万吨级/年锂电负极材料新项目处在项目建设期,预估2023年建成投产4万吨级,2024年建成投产6万吨级。
作为一家主营业务印刷业务企业,转为新能源材料业务流程是不是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实力?项目投产后业务的收入和纯利润将什么时候体现在表格中?《证券日报》记者就以上问题数次打电话滨海能源董秘,但截至发稿并未接通。
公开数据表明,滨海能源主营业务外包装及出版物印刷业务流程,近些年受订单信息降低、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归母净利年年下降,2020年至2022年连亏三年,纯利润分别是-1652万余元、-5696万余元及-1.02亿人民币。2023年第一季度持续亏本,归母净利为-2364万余元。
在主营经营不佳的大环境下,滨海能源于2022年1月份开启新的大股东及控股股东,并迅速脱离集团旗下印刷业务流程,踏入发展战略创新之路。
但摆放在滨海能源眼前的,是一个更加具体的难题,即年年亏本的情形下,企业的现金流量已令人担忧。2019年至2022年,公司的经营主题活动净现金流量均是负数。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定向增发、借款等形式促进转型发展。
5月22日,滨海能源同歩发布了一则贷款公示,拟将大股东旭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阳控投”)贷款1亿人民币以“达到企业平时生产经营项目基本建设、对外开放投资融资必须”,贷款期限一年,贷款年利率5.475%,不用抵押和担保。
在今年的4月份,滨海能源公布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售A股个股应急预案,大股东旭阳控投拟申购额度不得超过8.11亿人民币。企业在应急预案中提到,“在压实原来出版物印刷业务领域的前提下,优化配置,扩展新的业务发展趋势行业,试着在新能源、新型材料等高线持续增长的创新产业开展业务转型和规划,迅速进入高利润、可稳定盈利能力强地理信息产业,提高企业将来发展潜力。”
今年会官方app在线 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邮件:Jubao_40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邮箱: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2 -2023 astonwilso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今年会官方app下载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7642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6号